华大汉语教师志愿者说 | 此心安处是吾乡

 

来源: 时间:2020-07-29 作者: 点击:

编者按:春华秋实,暑往寒来。华侨大学自2006年起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,14年来,已有600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远赴海外44个国家,在那里播撒汉语之花的种子,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蒸蒸日上。

今年是尤为特殊的一年。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,让他们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,遇到了更多的挑战。来自华侨大学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们,始终怀揣着光荣感、责任感、使命感,践行志愿者的铮铮誓言,在不同的国度,讲好中国故事,用梦想和拼搏浇灌中外友谊之花。

岁月不曾止息,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故事也仍在继续。一代又一代的华大人,将“传播中华文化”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,将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日子谱写成美丽的诗篇,温暖彼此,记录青春。侧耳谛听,他们正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…


那些我曾冒险的梦


从陌生到熟悉,我已经结束了在这个东欧小国的第二年。每一页日历都仿佛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幻走入一个轮回,但每一个冠着不同年份的日子,却又成为往后人生中最为崭新的一天。

这一年,我已经完全适应并爱上了孤独。在自然环境不以人意志为改变的剧烈震荡,和突如其来并肆虐至今的疫情当中,我正在学着,守住自己这一方面安静的小世界,同时经历和体验一场又一场全新的冒险。


初夏,重返阿尔巴尼亚


2019年5月26日,匆匆处理完毕业答辩等相关事宜后,我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,和家人更为亲近地相处,便再次回到了阿尔巴尼亚。

第一个任期和第二个任期之间的交替时间过得飞快,仿佛前一秒,我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焦虑着晚点了六个小时的航班。后一秒,我便奔波在两个校区之间,进行毕业前最后的准备。然后再一个转身,飞机腾空而起,亲人、老师、同学的笑脸,都只能定格为我脑海里的记忆,而我便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祝福,循着自己已然做出的决定,被时光推着向前走。

国庆70周年活动与大使和大使夫人合影

重返阿尔巴尼亚,一切都是熟悉且忙碌的。我的身份,从前两天闽南校园里那个将硕士帽高高抛起的毕业生,迅速转换成在办公室、教室和汉语桥比赛的礼堂之间来来往往的汉语教师。我几乎没有时间倒时差,因为两天之后的5月28日,汉语桥阿尔巴尼亚赛区的比赛即将拉开帷幕。而我不仅负责学生们的赛前辅导,还要进行后台控制和PPT放映。紧张的工作让我忘记了舟车劳顿的辛苦,而学生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,也让在后台“观战”的我,时刻为他们捏一把汗。

2019汉语桥阿尔巴尼亚赛区比赛

天道酬勤,最终,摘得冠亚季军名号的,果然是赛前最认真最努力的学生。他们流利的汉语,令人赞叹的才艺,折服了台下严苛的评委,也分别获得了汉语桥大学生比赛和中学生比赛的参赛与观摩资格。

在我班上的学生里,有一位就是那个获得汉语桥冠军选手的妈妈。她和女儿一起学习汉语,当时已经学到了HSK三级。上课时,她努力发好每一个汉字的读音;在课下,她也会和女儿一起练习汉语。汉语桥比赛结束之后,她邀请我们去她家一起庆贺。在品尝地道的阿尔巴尼亚美食的同时,我还注意到了她家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。她告诉我说,汉语和中国文化早已融入了她和她女儿的生活当中,她希望女儿未来能够有机会去中国深造学习。

HSK汉语考试

暑期,我也始终与这几位汉语桥的获奖选手保持着联系。我询问他们对于赴华比赛的准备程度,敦促他们办理签证及相关材料,后来还被委派了作为未满十八岁的中学生汉语桥选手的指导老师,在十月下旬陪同选手赴华参赛的任务。这对于我和我们孔院来说,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经历。没有前人的经验,每一个步骤,我都只能自己摸索着向前。


深秋,陪学生回到中国


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,十月下旬,按照此前收到的计划与安排,我和这个仅学了一年汉语的穆斯林女孩,却在汉语桥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中生杰西卡,一同登上了回国的飞机。

在这之前,我们已经将题库中的200多道题目全部进行了梳理,并向她补充了关于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。我们字斟句酌着演讲稿当中的每一处细节,在才艺表演的选择和安排上也重新做了整合。当然,在复习和准备之外,我们还聊了许多关于穿衣买礼物等细微小事,我也凭借自己的印象,向她描述了北京和郑州的美好风光。

汉语桥中学生比赛: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

我仍记得在飞机腾空而起时,这个第一次出国,第一次乘飞机的女孩坐在窗边,紧紧握住了我的手。而我的心头,却涌上一种奇妙的感觉。仿佛能从她的身上,看到多年前那个来自小城的女孩,在摇来晃去的绿皮车厢中,穿过层层人海,还假装无所畏惧。

同样是十七岁,我的远方不过跨越几个省市。而她则腾空而起,将更大的世界起点,放在了千里之外的中国。

汉语桥中学生比赛和学生在郑州

中国的一切美好,只有眼见才能为实。从下飞机后的排队过安检出海关,到搭乘首都机场类似地铁的摆渡车提取行李离开,杰西卡的惊异写在脸上。对于这个曾在她想象中存在的东方大国,这一刻变得鲜活生动。来自东欧小国的她,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人,更从来没有感受过如此庞大的机场。当她悄悄在我耳边说出“这个机场简直和地拉那一样大”时,我不禁笑出了声。

中学生汉语桥—郑州

在北京的几天时间,我们参观了故宫、长城、鸟巢和水立方,前往孔子学院总部进行文化体验,也尝到了地道的北京美食。当高铁带我们离开北京,抵达郑州之后,日程安排更为紧凑,每一天都马不停蹄。那段时间内,我已经习惯了七点前的早起和十二点后的晚睡,习惯了一场又一场的会议,习惯了深夜对选手的比赛内容进行打磨和推敲,也习惯了自己的新角色——作为杰西卡在中国比赛期间的老师和监护人。

这次作为带队教师,虽然行走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,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责任二字的重要,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。我不仅要关注杰西卡的赛前准备,更要照顾她的饮食起居。我曾为她来中国后吃不惯中国菜而焦急;也在刚刚抵达郑州时,因为意见相左,与她发生过争执;还有一次在景区,因为拍照,我们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行程。我又急又气,只得对着相关的领队不停道歉。可能是从前做了太多年无忧无虑的孩子,这次全程“保姆式陪伴”,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当家长的心。

学生在郑州比赛期间

最开始,我的情绪有些过分急躁和焦虑,忽略了对方不过是一个十七岁首次来到中国,并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和饮食差异的女孩。我没能与她很好地共情,认为那些在我看来美味无比的食物,她也一定会喜欢,忘记了欧洲人与中国人口味的不同。直到和其他带队教师及选手交流,我才明白吃不下东西、出门时节奏太慢,这些都是欧洲孩子的共性,而不是我眼中无法理解的矫情。至于她对拍照留念的热衷,则是每一个出远门的人都会做出的“常规动作”。理解了这些之后,我终于能够把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,珍惜这宝贵的人生体验,同时也在与她沟通的过程中,更加注意方式方法。

汉语桥赛后合影

返回阿尔巴尼亚之后,杰西卡被分到我班里学习汉语。课间,她总是绘声绘色地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在中国期间的见闻和经历,甚至将郑州这座城市,列入了自己心目中的Top 1。“我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当年来孔子学院报名学习汉语。”每次听到她这样的碎碎念,我的心里都充满着自豪感与成就感。

汉语桥比赛后聚餐

隆冬,地震摇醒我的梦

2019年11月26日,应该会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。

凌晨四点左右,我被剧烈的晃动摇醒。其实此前我也知道,阿尔巴尼亚处在地震多发带,况且在九月,我也才经历过一场5.5级的强震。但这次的感觉截然不同,仿佛黑暗中一只不肯停息的猛兽正跳着脚逼近,它发出轰隆隆的怒吼,每向前一步,都让整个世界地动山摇。

继续睡是肯定不可能了。我从床上蹦起来,克制不住身体的抖动,打开灯拎着手机,一遍遍将钥匙插入锁孔。头顶的吊灯也左摇右晃,仿佛下一秒就会坠落。

终于打开了门,我穿着单薄的睡衣逃下楼。手机一遍遍刷新着消息,终于看到了6.6级地震的数据播报。

地震后人们在市民广场上点燃蜡烛

那一刻,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了。

周围没有房屋倒塌,但是像我一样搓着手站在路边的人的确不少。远处传来狂躁的狗吠,我的身体仍然战栗不止。手机里的消息渐渐多了起来,大家一面叮嘱彼此注意安全,一面互报平安。

这样惶惶然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天,一则又一则的新消息开始闯入视线。

震中都拉斯有楼房垮塌和人员伤亡,且伤亡人数仍在增加。工厂停工,校园停课。教学楼墙体出现巨大裂缝,上次地震遭到破坏的门框如今摇摇欲坠。两天后的阿尔巴尼亚独立日纪念活动全部取消,政府宣布都拉斯与地拉那进入紧急状态,为期一个月。11月27日被定为阿尔巴尼亚举国哀悼日,地拉那等地降半旗致哀。

地震后,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祈祷图片——山鹰落泪

 

 

这次地震,打破了9月份的记录。是阿尔巴尼亚40年来最强、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。尤其是震中城市都拉斯,距离我所在的首都地拉那约40公里。它有着美丽的海滨风光,曾经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第一选择。如今酒店倒塌,房屋坍圮,许多人一夜丧命,无家可归。

据统计,主震后的三天之内,附近大大小小的余震,高达500次。我们也因地震原因停课一周。后来终于复课,又有专业人士指着教学楼内的巨大裂缝,告诉我们此楼是危楼,将我们赶了出去。

可以说,从9月开始的整个2019年下半年,居住在阿尔巴尼亚的人们,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,百分之百是“地震”。


早春,疫情波及欧罗巴


整个2020年开始,世界仿佛调成了hard模式。

年关将近,从国内传来的疫情消息,让每一个身在海外的游子心头一紧。在工作之余,我每天要与家人多次视频,叮嘱他们戴好口罩,注意防护,尽量避免出门。

信息无远弗届。在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威力之下,阿尔巴尼亚这个欧洲的蕞尔小国,也听闻了中国疫情严重的新闻。机场开始采取措施,部分当地人的排华情绪很明显地表露出来。尽管一直有关系不错的学生关心我,安慰我,甚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,在我需要出门时陪伴在侧,但某些不够愉快的片段,仍然能够瞬间点燃我的怒火。

2020年春节,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

有人用你好叫住我之后,对我大喊“coronavirus(新冠病毒)”;有人在与我擦肩而过的瞬间,故意大声咳嗽;有不三不四的人,摸到我们办公室门口挑衅;还有小朋友举着石头和木棍,赶了我两三条街。疫情之下,西方媒体对中国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,严重影响着阿尔巴尼亚普通人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和态度。连我和朋友周末去吃个饭,本来热情的服务员听到我们来自中国,都会不自觉地向后大退一步,说“我害怕你”。

2月底,与阿尔巴尼亚隔海相望的意大利,疫情迅速蔓延,成为欧洲的重灾区。阿尔巴尼亚有20万侨民居住在意大利,意大利疫情暴发后,他们很多人都返回阿尔巴尼亚。机场的检疫检验措施形同虚设。路上已渐渐有当地人戴上了口罩,药店里口罩和消毒酒精的库存告罄,价格也是水涨船高。

疫情之前的春节包饺子活动,也是近半年来回忆里屈指可数的集体活动

3月9日,阿尔巴尼亚报告首两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。像是终于听到了第二只靴子落地的声音,我们反而松了一口气。当地政府迅速关停所有公共场所,孔院作为教育机构,也紧急宣布居家办公。我去市场屯了未来一周的食物,这种每隔一周全副武装出门采购的生活延续至今,成为我这半年来居家隔离自我保护的常态。

在经历了第一周居家隔离的紧张和慌乱之后,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安排,孔院的线上汉语课按照原定的学期计划有序开展。线上教学不比线下,最开始的几节课,因为无法做到知识讲解和口语练习的平衡,我在课堂上险些失去掌控力,也差点导致了学生的流逝。好在,经过课下的沟通和交流,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学习进度和侧重点之后,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,并制定了适应网课进行的课堂规则。之后的每一堂课,也都逐渐得心应手起来。

疫情还未开始时,幼儿班学生的合影

成人班的线上课程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,上个学期幼儿班的家长们联系到我,希望小孩子们也可以开展线上汉语课。由于疫情解封遥遥无期,再加上幼儿班里有几个孩子的天赋和努力程度确实不错,在告知院长并调整个人时间之后,幼儿班汉语课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。令我惊喜和欣慰的是,线上的幼儿班汉语课,因为有家长在一旁陪同,再加上有PPT教学辅助,课堂秩序和效果竟然比之前线下上课时还要好。经过逐渐摸索而形成的儿歌+复习+新课学习+汉字练习的教学模式,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。


盛夏,又是枝繁叶茂时


就这样,在居家隔离、线上网课和每周一次的固定采购当中,我从乍暖还寒的初春,走到了赤日炎炎的盛夏。看看日历,又是一年过去。

和学生们在一起

与家人视频时,他们常常谈论些我错过的美好:家里成熟的当季蔬果盆满钵满,我吃不到;已准备妥当的调味料和干货,我拿不到;家人围坐一团,谈笑风生的画面,与我更是久违……每每想到这些,心里不免有些酸楚。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诸多艰难,连通了视频也只能说句一切都好。

可无论怎么选,人生总有数不清的遗憾和不满足。

我不后悔自己继续留下来的决定,也不后悔即将开始的第三年。尽管这个国家至今仍有偶发的地震,尽管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目前仍在高位震荡,尽管我也曾遇到过委屈和不公的对待。但一想到正是因为在这里,我才能从教学工作里积累能力,自独立生活中俯察内心,于文化碰撞间开阔视野,在师生交往时收获友谊。我从一个大胆又冒险的做梦者,一步步蜕变为成熟且冷静的筑梦人。那些被我渴望过的未来,变为正在进行时的当下,它们都真实地积累了我生命的厚度,当我日后回想起来时,不是碌碌无为的苍白,而是一帧又一帧的精彩。

夏天的阿尔巴尼亚地拉那

此心安处是吾乡。就让我继续做那些冒险的梦,在这个注定会在我生命当中留下浓墨重彩回忆的国家,继续埋头向前,为他人筑梦的同时,也让自己的梦更加饱满。在这段暂别故乡的年岁里,将汗水挥洒在异乡的国土。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出流利的汉语,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我而喜欢上中国。把目前对祖国的拳拳思念,编织在他国青年的理解和认同之间,用踏踏实实的付出,给未来的自己留下无憾的青春。


志愿者档案


 

姓名:王梵锦


 

 

性别:女


 

 


籍贯:山西运城

 

      出生年月:1995年1月

    专业:中国语言文学(国际文化传播方向)

   任教学校: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

 

承露华教公众号